盛夏时,荷花盛放,粉瓣如绸,白蕊似雪,风过处,满池摇曳生姿。人们驻足流连,吟诗作画,将荷的娇艳捧上高台。可到了秋日,荷瓣凋零,荷叶枯卷,水面上只剩下一支支青褐色的莲蓬,孤零零地立着,无人问津。
莲蓬不美。它粗糙、干硬,表皮上布满蜂窝状的孔洞,像是被岁月蛀空的木头。它的姿态也不似荷花那般轻盈,而是低垂着头,微微佝偻,像一位沉默的老者,在秋风中轻轻摇晃。可偏偏是这不起眼的莲蓬,藏着荷的一生中最珍贵的馈赠——莲子。
刚摘的莲子最是动人。指甲顺着莲蓬的缝隙掐开,圆润的莲子便滚落到掌心,裹着层半透明的薄膜,像裹着层月光。剥开薄膜,青白色的莲肉便露出来,咬一口,脆嫩的汁水在舌尖炸开,清甜里带着微涩的尾调,像少年未说出口的心事。若是再耐心些,将莲肉中间的绿芯挑出来,那点涩味便荡然无存,只剩下纯粹的甘美。
莲蓬的滋味,是苦中带甜的。新鲜的莲子脆嫩,嚼起来有淡淡的清香;晒干的莲子则粉糯,煮粥时丢几颗进去,整锅粥都染上荷塘的余韵。古人爱莲,赞它"出淤泥而不染",可莲蓬才是真正经历过风雨的。它不像荷花,只开一季便匆匆谢幕,而是固执地留在枝头,任风吹日晒,直到莲子成熟,才肯坠落。
莲蓬老了,便成了枯蓬。干透的莲蓬轻飘飘的,摇一摇,里面的莲子哗啦作响,像是藏着某个季节的回声。有人用它插花,摆在素净的瓷瓶里,竟也有几分禅意。枯蓬不美,却自有一种沧桑的韵味,像是时间的标本,记录着荷的一生——从盛放到凋零,从娇艳到枯槁。
我想,人生或许也如莲蓬。年轻时,我们追逐绚烂,渴望被看见、被赞美;可到了某个年纪,才明白真正的滋味,往往藏在苦涩之后。那些被忽略的、粗糙的、不起眼的岁月,恰恰是最珍贵的部分。